中新网长春10月25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大学25日发布一款人工智能与青铜器研究相结合的产品——“吉金识辨·青铜器智能断代与辨类”程序,可以自动判断青铜器的时代和类别,目前已经开放了青铜鼎和青铜簋两类器物。
当天,吉林大学“古文字古文物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正式揭牌。“吉金识辨·青铜器智能断代与辨类”程序是该实验室的优秀成果之一。

“吉金识辨·青铜器智能断代与辨类”程序发布会现场。郭佳 摄
吉林大学考古学科拥有5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考古人才和古文字人才,是中国首个以专业形式招收古文字本科生的高校。
该实验室成员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研究人员共同组成,主要围绕古文字、古文物、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展开交叉研究。

“吉金识辨·青铜器智能断代与辨类”程序由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李春桃与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杨溪合作完成。据悉,用户在该程序上传青铜器图片后,系统会自动判断出其类别、时代,并推荐五件相似器物作为参考,每一件都会列出器物名称、著录出处、出土墓葬、时代及现藏地等相关信息。同时,用户还可按器类或时代浏览青铜器数据库中的青铜器,随时随地进行检索或学习。
“吉金识辨·青铜器智能断代与辨类”程序截图。(资料图)吉林大学考古学院供图
李春桃介绍,以往青铜器断代工作只能由专家依据经验才能完成,而通过该程序,普通用户也能很好地认识并了解青铜器,同时还可以使专业研究更为便捷高效,并在教学工作中起到参考、辅助作用。

该程序收录的青铜器中数量最多是“鼎”和“簋”,这两部分已经开放使用。杨溪介绍,该程序收录了近万件青铜器图片数据,目前数据量仍在不断增加,而且程序本身也具备学习能力,通过用户反馈能进一步提高识别的精准度。
“古文字是铸造或刻写在文物上的,研究古文字自然要重视古文物,我们研究甲骨文自然要了解龟甲和兽骨的形制,研究金文也要熟悉青铜器的知识。”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长吴振武表示,古文字学在人文学科中最接近自然科学,十分符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工作原理,此次发布的新程序将人工智能技术利用到青铜器研究当中,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完)
中新网扬州10月25日电 (记者 崔佳明)扬州市积极探索新时代未成年人乐于接受的思想道德建设方式,凝聚部门合力打造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好地方少年行。25日,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长金和新时代好少年代表共同发布“好地方少年行”IP“扬笑笑”。IP“扬笑笑”是“好地方少年行”工作品牌的吉祥物,是扬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与全市未成年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是展示扬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一个窗口。
“扬笑笑”是一个形式开放、内涵丰富的形象识别系统,包括形象设计、文创产品、应用场景等多方面的内容。这是扬州在江苏率先推出了“源于未成年人、引领未成年人、陪伴未成年人”的IP“扬笑笑”。

10月25日,江苏扬州市“好地方少年行”IP发布,吉祥物“扬笑笑”登场。崔佳明 摄
未成年人是“扬笑笑”的主创者、使用者和推广者。“它不独属于某个部门,虽然‘扬笑笑’原型的著作权归属扬州市委宣传部,但全市涉及未成年人工作的相关部门都可以共建共享,共享著作权。”扬州市文明办副主任江勇表示,“它甚至可以不独属于扬州,‘扬笑笑’代表着孩子们心中有梦、眼里有光、内心向阳的精神状态,它的微笑可以照亮更多的孩子。”

扬州市小学生音诗画表演《孩子的春天》。 崔佳明 摄

“我们将与全市各相关部门协同联动培育‘好地方少年行’工作品牌,以 IP‘扬笑笑’为链,串起全市各地各部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珍珠,整体性、系统性、全方位展示好地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果。”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吴军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