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酒泉10月25日电 题:仅隔两年再飞天,汤洪波将成中国重返“天宫”第一人
中新社记者 马帅莎

“航天员即使睡着了,也要做到前一秒与周公握手,后一秒精神抖擞。”“想向上生长,就要向下扎根,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身体可以失重,但心灵永远不能失重。”25日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神舟十七号乘组指令长汤洪波金句频出。
10月25日11时,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图为航天员汤洪波。汪江波 摄
当天,汤洪波身着蓝色航天服,带领着两名年轻队友,微笑着亮相问天阁。这是汤洪波继神舟十二号任务之后,时隔两年再次站在这里与媒体对话。明天,他将再度坐上神舟飞船,叩问太空,成为首位重返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
2021年6月,汤洪波作为神舟十二号乘组成员,执行中国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为了这场飞天首秀,他准备了11年。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航天员首次实现3个月的长期驻留、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首次飞天之旅,汤洪波亲历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重要时刻。

从太空归来后,汤洪波一直期待早日重返太空。他曾给自己规划目标,“早上、多上、上好”,“完成好每次任务”。见面会上,汤洪波回忆起首次“太空出差”,“神舟十二号飞行任务撤离返回之前,我忍不住再次回到核心舱,看了看自己精心调试的设备,摸了摸自己亲手安装的螺丝,真的很舍不得,过去的2年中我也时常梦回太空。”
在汤洪波看来,空间站是人们走出地球,迈向宇宙的另一个“家”。为了重返“太空家园”,过去两年,汤洪波在争分夺秒中度过,先后完成身体、心理恢复,并同步开展学习训练。
如今,重返太空的梦终于实现,汤洪波将在此次飞行中创造中国航天员两次飞天间隔最短纪录。此去太空,他还将在太空工作生活6个月之久,刷新中国航天员累计在轨驻留时长纪录。
再次飞天,汤洪波多了“指令长”的新身份。执行神舟十二号任务时,汤洪波作为乘组中年龄最小的航天员,跟在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大哥身后进入问天阁,首次公开亮相。如今再次来到这里,汤洪波成了“带队人”,这也是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员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飞天任务。

“上次,我只要跟着指令长完成任务就行了,而我这一次带的是两位年轻的新同事,时间短,训练紧。”现在,他终于理解了指令长肩上的压力。汤洪波说,不仅要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完成好,还要确保整个乘组的工作完成好。要将两位队友安全地带上天,安全地带回地球。
作为乘组中唯一拥有飞天经验的航天员,汤洪波不厌其烦地给两位“新人”分享飞行经验,讲解天地差异,手把手教技术。他直言:“只有地面练扎实,到了太空才能干明白。”
再上太空,迎接汤洪波的是更加宽敞的“太空家园”。作为首批入驻中国空间站的航天员,汤洪波返回地球后分享了空间站居住体验,“第一个感受就是特别大”,“我们在空间站里面飘来飘去的时候,用一个词形容,叫巡游空间站。”
当时,中国空间站还只是由天舟货运飞船、天和核心舱和神舟载人飞船组成,如今,全面建成的“太空家园”已从“一居室”扩展成“三居室”。对于空间站的新变化,汤洪波更加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去看一看。而这次,不需要他再亲自装修“新房”,那里已经有队友们给新乘组布置好一切,等待与他们会师太空。(完)

中新网北京10月25日电 (记者 陈杭)25日,北京发布《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23年修订)》(下称《应急预案》),对预警分级标准进行了优化调整,整体降低了预警启动门槛,并对工业企业、施工工地开展绩效分级,实施差异化管控。
区域污染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
近年来,北京聚焦细颗粒物(PM2.5),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峰值浓度、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发生天数从2013年的58天降低至2022年的3天,民众蓝天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当前,北京区域污染排放总量仍超过环境容量,空气质量改善成果还不够稳固,由量变到质变的拐点尚未出现,整体仍未摆脱气象条件影响。在秋冬季低压、高湿、静稳等极端不利气象条件下,仍有可能发生重污染天气。

为进一步完善空气重污染应急机制,切实减缓污染程度、保护公众健康,坚持科学、精准、依法治污,北京结合本地实际,在对《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制定《应急预案》。
优化调整预警分级标准
《应急预案》对预警分级标准进行了优化调整,整体降低了预警启动门槛。其中,1天5级重度污染或2天4级中度污染即达到黄色预警启动标准;2天5级重度污染或3天4级中度污染达到橙色预警启动标准;3天5级重度污染且其中1天达到6级严重污染达到红色预警启动标准。

对工业企业、施工工地实施差异化管控

《应急预案》突出精准、科学治污,对工业企业、施工工地开展绩效分级,实施差异化管控。工业企业方面,固化近年来行之有效的绩效评级、差异化管控方式,对纳入空气重污染预警期间应急减排清单的企业,按照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实施差异化减排措施。
施工工地方面,进一步加大减排力度,增加了对污染较重,影响较大的道路设施防腐、道路沥青铺装工序的管控要求。按照绩效分级,差异化实施停止室外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土石方、道路设施防腐、道路沥青铺装等施工作业。

《应急预案》新增对单车污染排放较大的载货汽车管控措施,在橙色和红色预警期间,北京核发号牌(含临时号牌)的国四排放标准柴油载货汽车停止上路行驶,经相关管理部门确认为保障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整车运送鲜活农产品的汽车除外。
同时,新增非道路移动机械管控措施,在橙色和红色预警期间,施工工地和应急减排清单内的企业停止使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纯电动、氢燃料电池机械除外。

《应急预案》还倡导减少溶剂型涂料、胶粘剂、清洗剂、油墨及其他溶剂型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材料及产品的使用。倡导企业合理安排运输,减少重型燃油(气)载货车辆使用,尽量使用国六或纯电动、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输。(完) 【编辑:刘阳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