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济南10月25日电 (记者 赵晓)近日,“匠圣”鲁班、“中华科圣”墨子故里山东启动实施职业教育海外“班·墨学院”建设计划,将以校企合作为主要模式,通过政府统筹、行业牵线、校企“组团出海”的方式,布局建设一批海外工程技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和办学点。

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处处长王志刚25日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山东支持职业院校放开手脚“走出去”,主动对接中国企业“走出去”需求,建设海外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发展到哪里,教育就支撑到哪里,把职业教育升级为促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影响、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战略资源。这也是更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生福祉的实际行动。”
资料图: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面向万宝矿产(缅甸)铜业有限公司开展海外员工培训。受访学校供图
山东省教育厅与省委外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海外“班·墨学院”建设计划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启动实施职业教育海外“班·墨学院”建设计划,有组织地推动山东职业院校“走出去”,更好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民生福祉和海外中资企业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山东省教育厅的整体统筹下,2020年以来,全省近50所职业院校与10余家央企建设15个海外职业技术学院,“组团出海”打造国际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职业院校“花开海外”,服务国际产业合作。
据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隆海介绍,依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开发4个专业教学标准、19门课程标准,被泰国、缅甸等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院校和企业认证采用,同时牵头开发的3项职业标准纳入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我们致力于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标准和教育资源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学习成果互认,助力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指导意见》明确,海外“班·墨学院”建设计划重点开展10项任务,其中包括“一校一案”建立健全办学机构,面向中资企业海外本土员工、当地居民开展“职业技能+中文”培训,探索“数字大学”出海等。
“学校借船出海,规划建设了印度尼西亚海外分校和‘中文工坊’等国际化项目。”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系主任杨静介绍说,中国—印度尼西亚职业技术学院由学校与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金川集团共建。2022年,在调研梳理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培训需求的基础上,三方聚焦印尼语、中文、汽修、电气等领域,联合制定“中文+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方案,编制《实用印尼语活页教材》和视频教程,帮助企业海外员工提升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生活和工作。

《指导意见》显示,到2025年,山东全省基本建成15所左右“班·墨学院”、50个左右办学点,在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资源建设上取得明显进展,年培养培训规模达到10万人次。(完)
中新网西宁10月25日电 (索南尼玛 马满馨 李隽)25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获悉,在支持扩大经贸合作“朋友圈”中,青海税务部门落实非居民企业享受税收协定待遇备案改备查、简化报表等“放管服”改革举措,持续完善“一户一策”“一企一策”的“合身”服务,对全省128家本地外资企业、26家“走出去”企业实现递延纳税、税收抵免政策宣传全覆盖。
资料图为青海省税务局干部走进“青洽会”辅导税收政策。韩世峰 摄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紧贴市场主体跨境投资涉税需求,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秉持“服务前置”理念,抓实抓细税收服务“直通车”,积极问需问计办实事,全力支持跨境企业高质量发展。
“藏医药产品远销尼泊尔等共建国家,税务部门在政策落实、风险防范、业务办理等方面提供个性化和‘菜单式’服务,为企业走出国门注入了强劲动力。”青海久美藏药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久美彭措说。
资料图为青海省税务局干部服务跨境经营市场主体送政策解疑难。 杨素珍 摄
青海的中藏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藏医药资源丰富。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青海积极打造中藏医药对外交流合作新格局,大力发展中藏医药服务贸易。青海税务部门依托“税费管家”服务机制,扩大国际税收“税路通”品牌效应,联合为外资企业开展全生命周期纳税服务,提升服务质效。

同样享受到“一带一路”税务春风“吹拂”的还有藏格矿业有限公司。当地税务部门了解到该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合作方与老挝政府签署《万象塞塔尼县巴俄县钾盐勘探协议》后,及时对接企业诉求,送上国际税收协定、国别投资税收指南、境外投资者利润再投资递延纳税政策、国内税收优惠政策等政策大礼包,持续为外向型企业“走出去”发展提供税务支持。
“税务部门一对一细致周到的辅导,帮助我们吃准吃透国际税收优惠政策,为企业‘走出去’增添了信心,增强了底气。”藏格矿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宋生虎说。
今年1月至8月,青海省外贸进出口总值3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9%。众多的出口企业对“税费管家”的精准帮办和量身定制的税收筹划,纷纷表示税收服务很“合身”。
青海省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依托总局“税路通”品牌12项服务举措,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精准对接市场主体需求,深度融入税收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引进来”“走出去”企业保驾护航,促进投资、人员和技术跨境流动进一步优化,切实提高跨境纳税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完)